彰化龍水宮-埔鹽出水村張天師(百年歷史)

現在位置:首頁 > 彰化龍水宮-埔鹽出水村張天師(百年歷史)

彰化龍水宮主神張天師大帝,係由埔鹽鄉出水村大厝內庄陳姓家族始祖陳長五兄弟於清雍正年間從福建省南安縣溪美鎮長富村迎請來台的神明,民國60年在陳下等地方人士倡議下,埔鹽出水村張天師(百年歷史)興建龍水宮並迎請天上聖母、太子元帥、溫府千歲、金府千歲、謝府千歲為陪祀神尊,目前廟貌為民國85年(西元1996年)重建完成。

埔鹽張天師

張天師即張道陵(34-165)及其傳嗣,至今為65代。又稱張仙君、天師爺、南朝大帝、真天師、張仙公、張府天師、天師公。後世稱張道陵為「(祖)天師」,其子張衡為「嗣師」,其孫張魯為「系師」,張氏三代傳承合稱「三師」或「三張」。天師的傳承由子孫世襲,歷代皆稱為「天師」,因為姓張,即稱為「張天師」。

張道陵,字輔漢,東漢沛國豐縣人(今江蘇豐縣),據說他是張良的八世孫,曾任巴郡江州令。後來捨棄仕途,於北邙山專心修道,朝廷數次召他為博士皆不就,他在鶴鳴山創建五斗米道,自稱太上老君傳授他三天正法,命他為天師,是「三天法師正一真人」,造有道書24篇,撰寫《老子想爾注》,設置了最早的道教教團,即二十四治,最後在青城山得老君傳授道法成仙。其後道法傳子張衡,孫張魯,後歸曹操。傳說四代孫張盛因為不願受曹操所授之都亭候爵位,潛逃到龍虎山修道,傳承其法至今,因此現今張天師傳承以龍虎山為本山。

彰化張天師

張天師的傳承本不顯著,其道法只是各種道法之一。直到五代至宋朝之間,因為受官方的優遇而有相當的發展,在洪邁所著《夷堅志》裡,載有數則掃除妖異的故事與張天師有關,顯見民間有相當的信仰者。「天師」的稱號自元世祖忽必烈開始為官方認可,自此張天師開始領有江南道教,後來各種符籙道派集合形成正一道,或正一派,和全真派是道教的兩大派別。張天師的傳承以符籙為主,《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載張天師掌握符籙這類與鬼神溝通的秘密文書方式。因此道士能夠通神變化,有驅除妖鬼的能力。

臺灣民間的張天師信仰始於清領時期,最早是隨著火居道士的醮儀活動傳入。隨著道士的發展,民眾熟悉張天師信仰,到1919年時的統計,台灣有8座寺廟以張天師為主祀神,並有神明會,也有民眾以張天師的畫像或符來辟邪。二次戰後第63代張天師隨國民政府避難台灣,此後張天師的信仰有部分即和道教會以及政治上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然而,戰後台灣除了加入天師的傳嗣外,張天師的信仰仍保有始於戰前的兩條脈絡,一是正一派的道士,以龍虎山為其宗壇,在各地或由子嗣或由人際網絡,傳承始自清季以降之道法。另有廟宇以張天師之降乩為傳承者,張天師透過乩身傳授符咒、藥籤以救世度人,延續張天師信仰。

龍水宮

估計目前臺灣約有十多座左右以張天師為主祀神的廟,且有相當的歷史,例如臺中縣神岡的朝清宮,是乾隆五十四年興建。或是建於康熙五十七年的彰化北斗天師公廟、彰化埔鹽龍水宮等等。此外,也有戰後方才修建的廟宇,如南投國姓的嗣漢天師府、花蓮溪口雲台山正一天師宮、三重廣熙宮等等。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